良渚博物院总占地面积 4 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 1 万平方米,由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戴卫·奇普菲尔德设计。建筑外形简洁,突破了具象形态的束缚,体现了艺术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和谐融合。良渚博物院由四个长方体组成,宽度相同(18 米),但高度不同,建筑体量内部形成多个庭院,弱化了博物馆和周围环境的边界。
建筑外墙全部用黄洞石砌成,如玉质般浑然一体。内部设有通透式庭院,形成了外部错落有致、内部互联互通的空间形态。2008 年 5 月,博物院建筑在美国《商业周刊》和《建筑实录》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好设计创造好效益”评选中,获得“最佳公共建筑奖”。
良渚博物院的三个展厅“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玉魂国魄”全面、立体、真实地展示了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的考古成果以及遗产价值。
“水乡泽国”展厅讲述了一个建立在湿地上王国的崛起与发展。七千年前太湖的形成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为良渚先民创造了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在这里,观众可以通过文物展示、大型油画、场景复原等手段,感受良渚先民在水乡泽国的生活场景。
“文明圣地”展厅展示了 2007 年考古发现的良渚古城遗址,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被誉为“中华第一城”。经过八十多年的考古历程,良渚古城的规划营建和结构布局显示出东亚早期城市文明的典范。数字多媒体及 3D 打印等新技术的运用,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良渚古城的宏伟规模和先进的城市规划。
“玉魂国魄”展厅突出了良渚文明的重要特征——玉器文明。玉器是良渚时期权力、礼制、信仰的物质载体,用以标识身份、区分等级。展厅内展出了良渚文化时期的各类珍贵玉器,让观众领略到良渚玉器的精美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不朽—大漆艺术五千年”展览在良渚博物院开展,展出了来自上海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湖南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等 11 家文博收藏单位的近百件历代精品漆器。其中包含部分国宝级历史文物,如来自山西博物院的北魏贵族司马金龙墓的漆画屏风,描绘了一组出自《史记·五帝本纪》和《列女传》的人物故事,具有浓厚的儒家色彩。
良渚博物院以良渚文化的漆器为开端,以漆艺源流为线索,通过“为何不朽、不朽为何、何为不朽”三大主题单元层层推进,勾勒出了中国大漆艺术发展过程的基本轮廓。展览创新了展陈形式,以艺术展的方式展示历史文物,让观众能有更加沉浸式的体验。观众在参观展览的同时,还可以购买配合展览所推出的嵌玉饰漆阔把壶冰箱贴、漆绘鸟首形器冰箱贴等 21 款文创产品,体验社交课程,聆听学术讲座,共同探讨大漆艺术的传承流变与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