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古称广都,作为古蜀文明的核心区域之一和丝绸之路的重要参与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了传承和弘扬双流的历史文化,成都双流区统筹文化事业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加快推进广都博物馆建设。
广都博物馆建筑面积 9037 平方米,规划共计三层,分别承载文物修复、保管与研究,游客接待、临展与研学以及文物陈列、展览展示三大功能。它是广都文化和双流历史的重要展示空间,也是践行新文旅发展理念的现代博物馆。
广都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融合了汉、唐风格,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高耸的夯台承托着棕褐色的楼宇,古朴而庄重。房檐上的脊兽更是增添了建筑的雄伟壮观之感,仿佛让人穿越回了千年前的汉唐盛世。远远望去,这座宫殿式建筑恢弘大气,极具威严。走近博物馆,能感受到它散发出来的历史气息和文化底蕴。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不仅让人眼前一亮,更让人对博物馆内的藏品充满了期待。
广都博物馆规划共计三层,每一层都承载着重要的功能。地面一层主要承担游客接待、临展与研学功能。当游客踏入博物馆,首先感受到的是宽敞明亮的接待大厅,工作人员热情地为游客提供服务和引导。这里还经常举办各种临时展览,为游客带来不同的文化体验。同时,学术研讨室也为学者和爱好者们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场所。
地面二层则是文物库房、文物研究修复中心等功能区域。这里保存着近 3000 件珍贵文物,涵盖石器、玉器、陶器、青铜器、瓷器、骨角器等 7 大类别。专业的文物修复人员在这里精心修复和保护着这些历史瑰宝,让它们能够长久地保存下去。
地下一层是文物陈列与展览的重要空间。展览区域共分为序厅 “都广之野”、第一展厅 “平原晨曦”、第二展厅 “广都樊乡”、展廊 “丝路源点”、第三展厅 “蜀郡名县”、第四展厅 “川中水埠”、第五展厅 “天府重镇” 七大部分。在这里,游客可以沿着时间的脉络,回溯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双流重点出土文物及文化更替,感受双流近 10 万年的人类活动史、4500 年的文化史、2300 年的建城史。
走入双流・广都博物馆,仿佛身处一个藏在地下的巨大历史宝匣。序厅 “都广之野” 简短地介绍了双流的历史,为游客步入整个展厅的参观梳理好了脉络。
第一展厅 “平原晨曦” 主要展示了双流王家堰遗址的考古发现,早在距今约 10 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双流就有先民生息繁衍。这里的手斧、石刀等文物,讲述了先民学会使用石器加工技术的故事。
第二展厅 “广都樊乡” 展示了古蜀时期双流的文化遗迹,商周时期的稻谷种子和陶器让人仿佛看到了古蜀农业的昌盛。
第三展厅 “蜀郡名县” 展现了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双流历史,见证了广都物产丰饶、文化繁荣。
第四展厅 “川中水埠” 全面展示了双流在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繁荣盛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 “交子” 发行于北宋前期的成都,足见这一时期成都经济贸易发展的宏伟态势。
第五展厅 “天府重镇” 展示了元明清至民国时期双流的经济与思想变化,精美的釉面瓷器和书法大家的作品让人感受到双流文化精神的枝繁叶茂。
广都博物馆馆藏文物近 3000 件,涵盖石器、玉器、陶器、青铜器、瓷器、骨角器等七大类别。时间跨度近十万年,从旧石器时代的简单工具到明清时期精美的瓷器,每一件文物都仿佛在诉说着双流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变迁。这些文物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丰富,为研究双流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其中,不乏一些珍贵文物,如五代黑陶地轴俑、籍田陶俑等一级文物约 20 件,东汉双阙画像陶砖等二级文物约 45 件,宋拱手文官灰陶俑等三级文物 152 件。这些珍贵文物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双流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世界第一口盐井 “广都盐井”,打破了食盐封锁,揭开了中国井盐生产的序幕。“双流造” 楮纸为世界最早纸币 “交子” 专用纸,承载了货币的价值,更寄托了一座城市的创新智慧,改写了关于交易的篇章。世界最早标明产地的蜀锦 “联珠对龙纹绫”,展示了千年前的蜀锦织造技艺,更是唐代双流地区织锦业兴盛发达的见证。这些 “世界第一” 的收藏,让广都博物馆在世界博物馆之林中独树一帜,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双流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辉煌成就。
在双流文化事业中,广都博物馆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以丰富的馆藏文物和现代化的展陈方式,向世人展示双流近 10 万年的人类活动史、4500 年的文化史、2300 年的建城史,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双流历史文化的无穷魅力。同时,广都博物馆也为外界了解双流、阅读双流提供了重要载体,成为展示双流厚重文化底蕴和文物挖掘、保护成果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