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就如同推开了一扇通往千年之前的时光之门。它作为太原市第 101 座博物馆 ,自 2024 年 1 月 19 日对外开放试运行以来,迅速成为了城市文化的新地标。这座城址类考古专题博物馆,也是晋阳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构成部分,参照国家一级博物馆标准精心打造,集文物考古、收藏、展陈、保护、研究、教育以及旅游观光等多元功能于一体,静静地坐落在晋阳古城遗址南侧奉宣街大夏门内,散发着独特的历史韵味。
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建筑面积达 12535 平方米 ,主体巧妙地划分为三大区域。核心展览区占据了 5505 平方米的空间,这里是博物馆的灵魂所在,大量珍贵文物和精彩的历史故事在此集中呈现;临时展览功能区面积为 2950 平方米,为各类临时展览提供了灵活多变的展示空间,不断为观众带来新的惊喜与体验;文物本体保护及公众服务区面积 4080 平方米 ,承担着文物保护的重任,同时也为公众提供舒适便捷的服务。
博物馆的设计独具匠心,充分依据城墙的空间特点,大胆采用场景复原、多媒体现代设备等丰富多样的辅陈手段,精心打造出中国最长博物馆的独特观感。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进行一场亲密无间的对话。
核心展览区以 “晋阳雄異” 为主题,宛如一部宏大的历史史诗,生动地展现了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汉代王陵及其陪葬墓、唐代郭行墓等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近 1000 件精美的展陈文物,每一件都像是一位沉默的讲述者,静静诉说着晋阳的故事,深刻阐释着独特的晋阳文化。
整个展览区以时间为线索,巧妙设立了五个单元,如同五个章节,依次展开晋阳古城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肇建晋阳” 单元,引领观众回溯到晋阳城初创的时代,展示了晋阳古城建造的艰辛历程以及著名的晋阳之战等重要历史场景,深刻交代了晋阳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赵简子建立战略基地的关键历史背景。在这里,观众可以看到出土于晋阳古城残存西城墙附近的陶范,其质地坚硬,呈灰褐色,主体纹饰为蟠螭纹,与侯马出土的蟠螭纹陶范极为相似,有力地表明晋阳城在东周时期就已具备铸造青铜器的高超能力,生动反映出当时晋阳城经济的繁荣昌盛。
“名都并州” 单元将时间定格在汉代。这一时期的晋阳城规模宏大,布局规整,市井繁华。通过对汉代诸侯王墓葬陵园、官吏墓葬、北固碾平民墓群等考古发掘情况的展示,将汉代晋阳城热闹非凡的市井生活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大众眼前。首次亮相的虎噬牛鎏金铜镇、柿蒂纹四棱铜钫等精美青铜器,工艺精湛,造型典雅,充分显示了汉代晋阳人优渥的生活水平与高雅的审美情趣 。
“霸府别都” 单元聚焦东魏、北齐时期,晋阳作为霸府和别都的辉煌岁月。在这一历史阶段,晋阳政治地位急剧上升,成为实际的权力中心。展厅内陈列的相关文物和历史资料,生动展现了当时晋阳的政治格局、城市风貌以及文化特色,让观众深刻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
“盛唐北都” 单元则将观众带入了隋唐盛世,晋阳作为北都的高光时刻。此时的晋阳,东、西、中三城横跨汾河,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是当时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展览通过丰富的文物、精美的复原模型以及多媒体展示手段,全方位呈现了盛唐时期晋阳的繁荣昌盛,包括城市建筑的宏伟壮丽、商业贸易的兴旺发达、文化艺术的灿烂辉煌等方面 。
“锦绣太原” 单元则展现了从晋阳古城到当代太原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让观众在感受历史厚重的同时,也能领略到这座城市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活力。
在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众多珍贵文物中,每一件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仿佛是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汉白玉佛像,雕刻精美,线条流畅,其面容慈悲祥和,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反映了当时佛教在晋阳地区的广泛传播和兴盛发展,是研究佛教艺术和宗教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金刚经残碑,虽历经岁月的侵蚀,但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它见证了佛教经典在晋阳的传承与弘扬,对于研究古代佛教文化、书法艺术以及历史文献具有极高的价值。
赵卿鸟尊是春秋时期晋国青铜器的杰出代表,造型独特,构思巧妙。鸟尊整体造型为一只昂首挺立的凤鸟,凤首回望,双目凝视,羽冠华丽,双翅微张,尾部卷曲,栩栩如生。鸟尊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当时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寓意,是晋国文化与艺术的结晶,也是研究春秋时期晋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物。
唐代西域风格骆驼俑则展现了当时晋阳与西域地区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骆驼俑造型逼真,骆驼的身体健壮,四肢有力,背上驮着装满货物的行囊,生动地再现了唐代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的繁荣景象。从骆驼俑的服饰、装饰以及神态等细节上,可以看出西域文化对晋阳的深刻影响,为研究唐代的对外交往、贸易路线以及文化融合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 。
这些特色文物展品,只是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丰富馆藏的冰山一角,它们共同构成了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等待着每一位观众前来探索、解读,感受晋阳古城千年历史的独特魅力。
在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科技与历史实现了完美交融,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馆内广泛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地幕投影、VR 漫游、OLED 透明屏等先进的数字化展陈手段 ,让历史变得触手可及。
通过多媒体触摸屏,观众可以轻松探寻晋阳古城的地域变迁,仿佛亲眼目睹这座城市在岁月长河中的演变。在展示晋阳城之战时,创新性地采用地幕加素模沙盘联动的方式,超大画面与高精度动画相结合,配合 3D 立体声效,将那场惊心动魄的历史战役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仿佛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亲身感受战争的激烈与残酷 。
为了更全面地展现晋阳古城的生活风貌,博物馆精心制作了城内、城外的生活长卷动画。激光投影、二维动画等技术手段的叠加运用,将古代生活场景栩栩如生地复原出来。观众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一幅流动的画卷之中,随着视角的变换,悠然感受着古城的繁华与宁静,尽情体验 “人在画中游” 的奇妙感受 。
在互动体验区,墓志 OLED 透明屏、壁纸屏等高科技设备将文物融入声光电的趣味展示中。观众只需轻轻触摸、点击,就能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文化故事,真切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温度。例如,通过 OLED 透明屏展示墓志铭文,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文字的细节,还能通过互动功能查看详细的解读和历史背景介绍,让古老的墓志不再是冰冷的石刻,而是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
把考古现场 “搬” 进展厅,是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最为独特的设计亮点。步入博物馆展厅,左右两侧的夯土墙上,栩栩如生的场景让人仿若穿越时空。千年前的 “匠人” 背着砖瓦、泥土,正卖力地堆砌城池,展现着晋阳古城建造时的繁忙景象;而蹲在一个个 “四方格” 里的 “考古人”,则拿着小刮铲专注地 “寻宝”,还原了考古发掘的真实场景 。
在这里,观众不再是历史的旁观者,而是可以化身为 “考古工作者”,亲身参与到探寻、发掘的过程中,直观地感受并深入思考考古工作的内涵。踏上展厅内的玻璃栈道,一侧是古人辛勤劳作建造城墙的场景,另一侧是考古工作者认真记录收集实物标本和资料的画面,这种强烈的对比,让观众更深刻地体会到历史的沧桑变迁 。
在以考古体验为主的科普体验区,观众不仅可以通过展示的典型考古发掘物品,如各历史时期的陶器、青铜器和建筑构件等,一窥历史的演变过程,还能通过观察不同土层,感受历史变迁留下的深刻印记。此外,博物馆还提供了制陶与拓片体验、修复古陶罐和青铜器、绘制器物和纹饰等一系列丰富的互动游戏体验 。观众可以在真实的沙坑中模拟考古现场探秘,通过模拟考古游戏体验最先进的考古学科技,在真实与虚拟的交融中,深度感知古城遗迹的独特韵味,开启一次难忘的文化探索之旅。
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的建成开放,承载着深远的文化意义,它是晋阳文化的传承者,也是太原历史的讲述者,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长河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对于太原这座城市而言,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是溯清历史脉络的关键所在。太原拥有 2500 多年的建城史 ,晋阳古城作为这段漫长历史的实物见证,承载着城市发展的基因和密码。博物馆通过丰富的文物展品、详实的历史资料以及先进的展示手段,将晋阳古城从诞生之初到成为军事重镇,再到逐渐衰落的全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从春秋时期的肇建,到汉代的名都并州,再到东魏、北齐的霸府别都,以及隋唐的盛唐北都,直至宋初的焚毁,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变迁都在博物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让人们能够系统地了解太原的发展历程,填补历史认知的空白,为城市的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
博物馆也是展示太原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窗口。晋阳古城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是中原王朝安危所系的战略屏障,更是北方草原文明和中原农耕文明交融的大舞台 。在这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共同铸就了独特而灿烂的晋阳文化。博物馆内陈列的汉白玉佛像,体现了佛教文化在晋阳地区的传播与发展;西域风格的骆驼俑,见证了晋阳与西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赵卿鸟尊等青铜器,展示了晋国时期精湛的青铜铸造工艺和独特的审美风格 。这些珍贵文物如同璀璨星辰,共同勾勒出晋阳古城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画卷,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深刻感受到太原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
此外,博物馆还在提升市民文化归属感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市民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来源。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的开放,让市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感受先辈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当市民们看到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物时,心中会涌起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之情,这种情感将进一步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同时,博物馆举办的各类教育活动和文化讲座,也为市民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晋阳文化,使晋阳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成为传承晋阳精神的重要阵地。它让我们在回顾历史的同时,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激励着我们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