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上海博物馆东馆的江南造物厅,仿佛瞬间穿越进了一个如梦如幻的江南艺术世界。柔和的自然光透过玻璃,洒在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展品上,勾勒出它们优美的轮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典雅的氛围。抬眼望去,宽敞挑高的中庭,好似一座艺术的殿堂,挑高 15.4 米的空间,丝毫没有空旷的感觉,反而因为那 290 平方米的开阔面积,给人一种宏大且包容的震撼。而一旁约 30 米长的外光廊道,就像一条时光隧道,将户外的自然景观与室内的艺术珍品巧妙融合,每一步都能感受到江南独特的诗意与韵味,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探寻这个充满魅力的江南造物天地 。
“诗心造物 —— 江南工艺的世界” 这一常设展览,旨在从工艺文化的独特视角,全方位、深层次地展现江南传统手工艺的卓越成就、深厚文化内涵以及广阔的艺术影响力。展览通过对江南地区丰富多样的传统手工艺品类的展示,让观众领略到江南工匠们精湛绝伦的技艺,以及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所蕴含的诗意情怀与文化追求。从精美的陶瓷到细腻的丝绸,从典雅的木雕到精巧的刺绣,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江南千年的文化传承,诉说着江南人民的生活智慧与审美情趣。展览不仅展现了江南传统手工艺在材质运用、工艺技法上的登峰造极,更深入挖掘了其背后所反映的江南地区的社会风貌、人文精神以及与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的历程 。
千里同风:斯土斯民的造物
1. 美服佳器
在这一单元,华美的服饰与精致的饰品成为主角,生动展现了江南人民对美的不懈追求。一件清代的苏绣旗袍,以其细腻的针法、绚丽的色彩,让人眼前一亮。苏绣作为江南刺绣的代表,针法丰富多变,绣工精细入微,这件旗袍上的花鸟图案栩栩如生,仿佛呼之欲出,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江南绣娘的心血与智慧。领口、袖口处镶嵌的精美玉石,温润而有光泽,与绣工相得益彰,彰显出江南服饰的典雅与华贵。
还有一款明代的发簪,采用了累丝工艺,纯金打造的簪身纤细精美,上面的纹饰繁复而灵动。累丝工艺是将极细的金丝通过盘、垒、编、织等技法,制作出各种造型,需要工匠具备极高的技艺水平和耐心。这枚发簪不仅是一件实用的饰品,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反映出当时江南地区高超的金属工艺水平以及人们对美的独特见解。
2. 安居乐俗
步入 “安居乐俗” 单元,各类与日常生活、风俗节庆相关的工艺品琳琅满目,将江南的生活风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一套清代的粉彩瓷餐具,造型典雅,色彩柔和。粉彩瓷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其独特的烧制工艺使得瓷器表面色彩丰富、质感细腻。这套餐具上绘制的图案多为江南水乡的风景,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充满了浓郁的江南韵味,让人在使用餐具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江南生活的惬意与温馨。
每逢春节,江南地区有舞龙舞狮的习俗,展厅中的一件舞龙道具格外引人注目。它采用了竹篾、布料等材料制作而成,龙头部分造型威武,双眼炯炯有神,龙须飘逸灵动,龙身则用鲜艳的红布装饰,上面绣满了金色的鳞片,在灯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这件舞龙道具不仅是一件民俗用品,更是江南人民对传统节日的热爱与传承的见证,体现了江南地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君子尚雅:阳春白雪的工艺
1. 文房焕彩
“文房焕彩” 单元展示了众多江南地区的文房器物,这些器物承载着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与精神追求。一方端砚,砚石质地细腻温润,纹理清晰自然。端砚以其优良的石质和精湛的雕刻工艺闻名于世,被誉为 “群砚之首”。这方砚台上雕刻着一幅精美的山水画,山峦起伏、云雾缭绕,亭台楼阁错落其间,刀法细腻流畅,将山水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文人墨客在使用这方砚台研磨时,仿佛能置身于山水之间,获得灵感与创作的激情。
一支明代的竹刻毛笔,笔杆采用了竹刻工艺,上面雕刻着花鸟虫草等图案。竹刻是江南地区的传统手工艺之一,工匠们利用竹子的天然纹理和质地,通过各种雕刻技法,将普通的竹子变成精美的艺术品。这支毛笔不仅书写流畅,其精美的雕刻工艺也让它成为了一件极具艺术价值的文房珍品,体现了文人雅士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
2. 人器相辉
在 “人器相辉” 单元,手工艺名家的杰作一一呈现,展现了江南工艺的精湛技艺与独特艺术价值。顾景舟制作的紫砂壶,壶身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自然,壶嘴、壶把与壶身的比例恰到好处。顾景舟是中国著名的紫砂壶制作大师,他的作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而闻名于世。这把紫砂壶采用了原矿紫泥制作,壶身表面光滑细腻,色泽温润古朴。壶盖上的钮设计巧妙,栩栩如生,仿佛一只灵动的小动物栖息在壶盖上。整件作品不仅实用,更是一件具有极高收藏价值的艺术品,体现了顾景舟大师对紫砂壶制作工艺的深刻理解和卓越的艺术创造力。
还有一件扬州八怪之一金农的书画作品,画面中笔墨纵横,意境深远。金农的书法古朴稚拙,绘画风格独特,常以简洁的笔墨表现出深刻的内涵。这幅作品无论是笔墨的运用还是构图的设计,都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在江南地区,像金农这样的艺术名家众多,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而且对后世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天下传颂:江南造物的精神
1. 卓越之境
通过展厅中的文物和作品,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江南工艺造物所达到的卓越之境。一件宋代的龙泉青瓷瓶,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瓶身的釉色温润如玉,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青绿色,宛如一泓清泉。龙泉青瓷以其 “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 的特点而闻名于世,其烧制工艺复杂,对温度和气氛的控制要求极高。这件青瓷瓶不仅体现了宋代高超的制瓷工艺水平,更展现了江南工匠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捕捉和对艺术境界的不懈追求。
在刺绣方面,一幅双面绣作品令人惊叹不已。双面绣是刺绣艺术中的瑰宝,它在同一块底料上,在同一绣制过程中,绣出正反两面图像,针法、色彩、图案都完全一样,让人叹为观止。这幅双面绣作品以花鸟为题材,正面的花朵娇艳欲滴,鸟儿栩栩如生,反面同样精美绝伦,无论是花瓣的纹理还是鸟儿的羽毛,都绣得细腻入微,充分展示了江南刺绣工艺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
2. 海纳之容
江南工艺造物在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了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从一些展品中可以看到,江南地区的工匠们善于吸收其他地区的文化元素和工艺技法,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例如,一件带有西域风格的金银器,其造型和纹饰明显受到了西域文化的影响,但在制作工艺上却保留了江南地区传统的金银细工技法。这种融合创新的模式,使得江南工艺造物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纺织工艺方面,江南地区吸收了国外先进的纺织技术和图案设计理念,将其与本土的丝绸纺织工艺相结合,生产出了许多既具有中国传统特色又符合国际时尚潮流的丝绸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备受欢迎,还远销海外,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江南工艺造物的这种海纳之容,使其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不断创造出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
上海博物馆东馆的江南造物厅,无疑是一座闪耀着江南文化光辉的艺术宝库。在这里,江南传统工艺跨越时空,以精美的展品、独特的布局和丰富的互动体验,生动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它不仅让我们领略到江南工匠们巧夺天工的技艺,更让我们深入感受到江南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倘若你对江南文化满怀热爱,对传统工艺充满好奇,那么江南造物厅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在这里,你将开启一场震撼心灵的艺术之旅,收获一段难忘的文化体验。期待你踏入这片江南工艺的奇妙天地,亲身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