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秦岭博物馆:解锁秦岭的生态与人文密码

标签:
秦岭博物馆
陕西省博物馆
文化博物馆

秦岭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堪称一绝,以 “山水玉璋” 为基本造型,将自然与历史完美融合。其外形取自 1997 年出土于商州东龙山遗址的国家一级文物夏代玉牙璋 ,蜿蜒的线条仿佛玉璋在秦岭间舞动,巧妙地融合了商洛山水与历史文化符号。这种独特的设计,不仅是对历史文物的致敬,更是对地域文化的创新表达。

博物馆的中轴线灵感源于商鞅古城 “商” 字瓦当,隐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东西跨度 297 米,高差达 64 米,通过曲线屋面衔接 40 米地形落差,在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移步换景中,完成从喧嚣到静谧的情绪转换。40 米高的玻璃门厅内 “酒尊” 造型取自甲骨文 “商” 字酒器,与广场上的 “徙木立信石柱” 相互呼应,仿佛在诉说着商鞅变法的故事,让人在踏入博物馆的瞬间,就沉浸在历史的氛围之中。

博物馆的屋顶设计独具匠心,它不仅是建筑的一部分,更是市民活动的 “城市阳台”。站在屋顶,商洛的城市风光尽收眼底,丹江水在脚下流淌,金凤山在身后守望。在这里,人们可以举办各种活动,感受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而到了夜晚,屋顶又化身灯光秀场与艺术幕布,与周边的山水景观相互映衬,如梦如幻。

1 (1).jpg

秦岭博物馆的展览内容丰富多样,通过六大展厅,从不同角度全面展示了秦岭的魅力。馆内共展出 1500 余件 (套) 与秦岭相关的展品 ,涵盖地质矿产、珍稀动植物标本、古生物化石、典型遗址代表性器物以及大秦岭研究与保护的历程、成果的重要文件和代表性文物,构建起一部立体多维的 “秦岭百科全书”。

山水秦岭 中央山脉

“山水秦岭 中央山脉” 展厅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全面呈现秦岭的地质演化、自然风貌和矿产、动植物资源禀赋。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秦岭历经数十亿年的地质变迁,如何从一片汪洋大海崛起为横亘中国中部的巍峨山脉。通过数字沙盘和巨幅视频,动态呈现秦岭四大山系与动态水域系统,解析其作为中国地理分界线、南北气候屏障的独特价值。

展厅内,丰富的矿藏样本让人目不暇接,被誉为秦岭之晶和水晶王的水晶矿石晶体,来自商洛市商南县,长 130cm,宽 50cm,高 60cm,是一块天然形成的非常珍稀的大型水晶矿石标本 。从亿万年前的恐龙化石到如今的秦岭四宝,上千种动植物标本充分反映了秦岭生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商洛地区发现的一组恐龙蛋化石,距今已有上亿年的历史,还有奥陶纪的海螺化石、象牙化石、鹿角化石等,它们都是地球演变和秦岭地质变迁的忠实见证者。

1 (2).jpg

厚重秦岭 中华祖脉

“厚重秦岭 中华祖脉” 展厅从历史人文的角度,展示了秦岭六省一市(青海、甘肃、四川、陕西、河南、湖北、重庆)域内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 ,以及秦岭古道雄关、商埠古镇、水运仓储和中华核心思想、宗教、技艺、艺术审美等。旧石器时代,秦岭域内分布有 200 万年前的西安蓝田人、重庆巫山人、100 万年前的湖北郧县人、陕西洛南人、50 万年前的河南南召人以及 3 万年前的陕西南郑疥疙洞人等 。新石器时代,秦岭域内的老官台文化、半坡文化、庙底沟文化、马家窑文化等典型文化在秦岭地区遗址数量众多、时间跨度久远、覆盖面积广阔,形成了灿烂的仰韶文化。

夏商之后,华夏先民在秦岭掀开文明的首页,周秦汉唐盛世辉煌在这里次第上演。展厅内,何尊、墙盘、逨盘、折觥等文物及复制品,对于还原西周王室变迁和贵族家族发展等诸多细节有着极为珍贵的价值。何尊的复制品,其原件收藏于宝鸡的青铜器博物院,尊内底部有 122 个字的铭文,其中 “宅兹中国” 是 “中国” 一词最早的记载。四通八达、控扼天下的秦岭古道也是展览的重要内容,数字化复原的商洛漫川关双戏楼里,汉剧与秦腔同台演出,再现了 “南腔北调” 的独特韵味。

1 (3).jpg

守护秦岭 永续根脉

“守护秦岭 永续根脉” 展厅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展现六省一市秦岭保护行动和在 “两山” 实践中取得的丰硕成果。随着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高新科技为自然保护赋能,秦岭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形成了六大生态圈,生态资源共荣共生。六省一市共建立了众多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天然林和湿地面积不断扩大。

展厅通过多媒体打造出的时空隧道,让观众沉浸式欣赏秦岭美景,从星河到生态美景,再到动植物在这里栖息繁衍的画面,直观感受到秦岭的生态之美,深刻理解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发展理念。

1 (4).jpg

商洛历史文化展厅

商洛历史文化展厅位于博物馆六层南侧,以 “秦风楚韵 古道春秋” 为主题,展示了商洛悠久的历史文化。商洛位于秦岭腹地,因境内的商山洛水而得名,有 “秦岭最美是商洛” 的美誉。展览分为 “人类童年背影”“上古文明发祥”“风云商于古道” 三个单元,按照时间顺序,介绍商洛地区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众多文物古迹涉及人类起源、文字起源、朝代兴替、民族融合等课题。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 1953 年发现于洛南县灵口镇焦村遗址的红陶人头壶,人头与壶浑然一体,鼻梁修长,双目上视,嘴唇上翘,发型以扁平锥刺纹表示,刻画出一个鲜活真实的仰韶文化时期人类面容,其 “容颜” 清晰、眉目清秀、脸孔稚朴,流露出的 “迷之微笑”,给参观者留下诸多的想象,是秦岭博物馆的 “镇馆之宝” 之一。

1 (5).jpg

商洛革命记忆展厅

商洛革命记忆展厅以时间为轴线,介绍了商洛境内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所发生的重要战役和重要人物等内容。数千名游击队员和解放军战士,为商洛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展厅中的多媒体墙上,镌刻着他们的英勇事迹。

通过参观这个展厅,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商洛的红色历史,感受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不畏艰难、英勇奋斗的精神。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感人的图片、一段段生动的文字,仿佛将人们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让人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1 (6).jpg

秦岭博物馆不仅在展览内容上丰富多样,在展陈方式上也独具匠心,致力于为观众打造沉浸式的观展体验。馆内创新运用数字技术,实现文物展品的活化,让古老的秦岭文化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观众面前。

走进 “山水秦岭 中央山脉” 展厅,数字沙盘和巨幅视频动态呈现着秦岭四大山系与动态水域系统,让你仿佛置身于秦岭的山水之间,亲身感受它的雄伟与壮丽。在 “厚重秦岭 中华祖脉” 展厅,数字化复原的商洛漫川关双戏楼里,汉剧与秦腔同台演出,逼真的场景和悠扬的唱腔,让你穿越时空,领略到 “南腔北调” 的独特韵味。而在 “守护秦岭 永续根脉” 展厅,多媒体打造的时空隧道,带你从星河到生态美景,再到动植物在这里栖息繁衍的画面,沉浸式欣赏秦岭的生态之美,深刻理解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发展理念。

1 (7).jpg

秦岭,作为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与文明。秦岭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展品和多元的展陈方式,将秦岭的地质演化、历史变迁、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内容全方位地呈现出来,成为了传承秦岭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秦岭,感受这片土地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从而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秦岭博物馆为商洛乃至整个秦岭地区的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成为了商洛的一张亮丽文化名片。游客们在参观博物馆的同时,还会游览周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此外,博物馆还通过开发文创产品、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进一步延伸了文旅产业链,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

1 (8).jpg

博物馆还是开展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通过举办各类科普展览和活动,它向公众普及了秦岭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历史文化知识,激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欲望,提高了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 。

秦岭博物馆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连接历史与现代、自然与人文、城市与乡村的桥梁。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秦岭、感受文化的空间,也为地方发展、社会进步贡献着力量,在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Related cases

相关案例

持续发展,打造“更具价值”品牌交流中心

商务
咨询
0512-81665866